为落实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要求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“传帮带”作用,助力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科研岗位、提升综合能力,10月14日下午,化学工程学院在勘探馆4030会议室举行2025年青年教师“菁英计划”签约仪式。学院领导、11位指导教师及15名青年教师参会,仪式由学院副院长刘文静主持。
仪式伊始,刘文静副院长介绍了“菁英计划”的设立背景与核心意义。她指出,该计划以“以老带新、师徒共进”为核心,聚焦青年教师在师德修养、教学能力、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长需求,通过优秀骨干教师的全方位指导,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、掌握教学科研方法,既是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,也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、培育高水平育人力量的关键抓手。

随后,签约环节有序开展。15名青年教师与对应的指导教师分组上台,依次完成签署《山东石油化工学院“菁英计划”导师责任书》、合影留念等流程。师徒结对的温馨场景,既体现了学院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视,也彰显了骨干教师传承经验、助力后辈的责任担当。

签约仪式后,张春晓院长发表致辞。他首先对本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,并对参与计划的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提出三点期望:一是在教学上,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“菁英计划”要求,从教案编写、课堂授课、作业批改到教学反思,对青年教师进行全环节细致指导,帮助其快速通过教学过关考核;青年教师要虚心求教,主动旁听导师课程、汇报教学进展,尽快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。二是在科研上,指导教师要带领青年教师参与教研项目、学科竞赛指导、大创项目孵化等工作,帮助其明确科研方向、掌握研究方法;青年教师要积极融入导师团队,主动参与学术交流与课题研究,逐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。三是在日常工作中,双方要以“师徒”为纽带,形成良性互动的成长共同体,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传递优良师德与治学态度,青年教师要以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承担工作任务,共同为学院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贡献力量。
此次“菁英计划”签约仪式的举办,为化学工程学院2025年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搭建了规范化的“传帮带”框架,标志着培养工作进入精准化实施新阶段。未来,学院将以该计划为依托,定期跟踪师徒结对进展,通过考核评估、经验交流等方式保障培养实效,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科研“双能型”人才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【一审:张秋 二审:刘文静 三审:张春晓】